重大疾病、重大傷病、嚴重特定傷病險能解決什麼?
這類保險與近年較受關注的一次金理賠型癌症險相似,當我們罹患疾病且需要長期接受治療時,能先獲得一筆保險金,讓我們安心接受治療不為醫療費擔心。這和實支實付或主打日額給付的住院醫療險意義不同,它沒有先墊錢再請領的問題,也不需顧及有無住院,只要經判定符合條款標準,就能一次領取理賠金。
重大疾病、重大傷病、嚴重特定傷病這類險適合我嗎?我需要買嗎?
一次性給付的保險商品能有效轉嫁罹患重病的風險,在健全的保單規劃裡是不可或缺的。在選擇上,三種保險大致可以這樣分:
- 「重大疾病險」:保障範圍窄、保費便宜。若有明顯家族病史又有預算壓力的情況,可用短期約來規劃保險組合。
- 「重大傷病險」:保障範圍廣,若把細項算進去共達 300 多種疾病,但保費較貴,適合沒有預算壓力、無特殊家族病史的人。
- 「嚴重特定傷病險」:保障範圍次廣,但有特殊疾病考量的人仍可挑選,若要投保,建議選擇涵蓋傳統 7 項重大疾病在內的保單,範圍廣也比買兩種保單划算。
從 2024 國人十大死因解析重大疾病風險
若缺乏重大疾病類型的保險,且醫療險保障額度不足,等於在風險規劃上留下一個巨大的缺口。從 2024 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來看,其中多數疾病都屬於重大疾病險的保障範圍,例如癌症、心臟疾病、中風等,發生後往往伴隨高額醫療費用與長期治療需求。
◂手機閱讀時,表格可左右移動▸
2024國人十大死因 | ||
排序 | 死亡原因 | 死亡人數(單位:人) |
No. 1 | 癌症 ▲ | 54,032 |
No. 2 | 心臟疾病 ▼ | 23,276 |
No. 3 | 肺炎 ▲ | 17,259 |
No. 4 | 腦血管疾病 ▲ | 12,463 |
No. 5 | 糖尿病 ▼ | 10,663 |
No. 6 | 高血壓性疾病 - | 8,928 |
No. 7 | 事故傷害 ▼ | 6,924 |
No. 8 |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 | 6,193 |
No. 9 |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 | 5,679 |
No. 10 | 蓄意自我傷害 ▲ | 4,062 |
許多人可能會好奇:既然癌症的存活率已隨醫療技術進步而逐年提升,為何仍穩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位?主要原因在於,罹癌人數每年持續增加! 2022 年衛福部公開數據,當年罹癌人數超過 13 萬人!
在癌症發生率逐年攀升的情況下,擁有相關保障非常重要,透過一次金型保險獲得即時資金,便可把握黃金治療期,積極治療以提高治癒率。而重大傷病險能同時轉嫁「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是一份 CP 值相當高的保險。
重大傷病險額度如何規劃?與醫療險、癌症險的搭配重點
重大傷病險保額建議
重大傷病險屬於一次性給付型保障,保險金用途彈性,可用於治療費用、生活支出或收入中斷的補貼,建議保額至少規劃 200 萬元以上,並可依照個人需求與預算彈性調整。
重大傷病險與醫療險與癌症險的搭配
人在一生中可能不只罹患一種重大疾病,例如藝人趙舜、陳松勇在病情嚴重時,都曾同時面臨多種疾病的挑戰。因此建議同時規劃醫療險與癌症險,更能完善保障結構。
平時較常發生的中小型疾病或意外住院,則需由醫療險(實之實付型、住院型)來承擔。若擔心特定疾病風險,例如有家族癌症病史,則可進一步規劃癌症險(保障含初期、輕度、重度癌症),補強癌症治療期間的經濟支持。
2025 熱門重大傷病險商品
重大傷病險的保障範圍相對廣泛,涵蓋癌症等常見重病,因此近年深受許多保戶關注與規劃。由於理賠依據健保的重大傷病證明,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範圍大致相似,因此選擇時可特別留意保費費率及與主約的搭配性。
➔ 2025 熱門「定期」重大傷病險介紹
➔ 2025 熱門「終身」重大傷病險介紹
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哪個好?該怎麼挑選?
重大傷病險雖涵蓋的疾病項目多於重大疾病險,但仍可能缺少後者的部分保障,例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與「急性心肌梗塞」。此外,其保費通常比重大疾病險高出約 30~40%,若預算有限,也需一併評估。投保前應詳閱商品條款,並搭配主約及其他附約,才能確保整體保障符合自身需求。
完善你的保障,規劃重大傷病險
在健康與保障之間,差的往往只是一次正確的規劃。重大傷病險只是完整保障的一部分,建議與專業人士討論,依自身健康狀況、財務能力與保障缺口做整體配置,才能在疾病來臨時有足夠的資金支援。如需進一步了解重大傷病險與整體保障規劃,建議洽詢保險業務員或專業顧問,進行個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