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管理 登入註冊

實支實付醫療險要漲價?用「續保健診」幫你看保費負擔與保障缺口

11
近期許多人注意到「實支實付醫療險要調漲保費」的新聞,不免想說:
為什麼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會漲價?
漲多少?是不是保險公司說了算?
保費變貴了,我要繼續繳嗎?還是要解約?

買保險不只分享答案,更要提供一項服務:「實支實付續保健診」,幫你檢查目前保障內容預估續期保費(含可能調漲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並一起討論可以怎麼調整。 馬上了解「續保健診」

實支實付醫療險為什麼會漲價?搞懂這三個主因

實支實付的理賠金額連年高於保險公司原預估,有些商品甚至出現「收 100 元保費、賠超過 200 元理賠金」高損失率的情況,之所以需要調整保費,主要和以下三個原因有關:

原因一:醫療科技進步,自費支出大幅增加

現在民眾不只在意「治不治得好」,更在意「能不能減輕疼痛、恢復快不快、後遺症多不多」,因此願意自費選擇微創手術、達文西手臂手術、標靶治療與自費新藥等新型療法。這些高額自費支出多落在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給付範圍內,造成保險公司巨大理賠壓力。

原因二:副本理賠亂象,衍生溢領問題

過去市場上流行「實支實付副本理賠」的設計,不少保戶會同時規劃「雙實支實付」甚至「三實支實付」。同一筆醫療支出會向多張保單申請理賠,理賠金額甚至超過實際支出,這種情況也讓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暴增。(延伸閱讀:2024/7/1起實支實付醫療險,全面正本理賠!

原因三:人口老化,賠付次數與金額增加

台灣高齡人口比例愈來愈高,連帶使得整體住院率、手術率與慢性病比例上升,也代表理賠頻率、總理賠金額會愈來愈高

綜合以上三個原因,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理賠支出與損失率明顯上升,讓保險公司的財務壓力越來越大,也因此造成今天實支實付保費非調不可的局面。

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怎麼調?漲幅上限與金管會規則一次看懂

保險公司為什麼可以調漲保費?先看保單條款怎麼寫

很多保戶看到實支實付醫療險要調漲保費時,第一個反應可能是:「保險公司怎麼可以說漲就漲?」其實,在保單條款裡本來就有註明:續保時保險費可能調升或調降,費率將依續保生效時報經主管機關核准的費率計算,也就是說,保費本來就不保證維持不變,這次調整也不是臨時說漲就漲。

對保戶來說,可以這樣理解:當醫療環境快速變化、整體理賠支出已超過原先估計的情況下,保險公司調整保費,是為了讓這個保障能夠「繼續存在、繼續理賠」,而不會因為收支失衡而被迫下架,我們也因此失去這項保障。

怎麼調?實支實付保費調漲的流程

保險公司若想要調漲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大致流程是:

  • 看報告:檢視商品的理賠金額、損失率,確認是否長期收支不平衡
  • 做試算:由精算人員提出精算報告與調整方案
  • 送審核:將資料送交金管會審查通過後才可以調整保費
  • 提前通知:在新保費生效前一段時間(約三個月)事先通知保戶,說明為什麼要調整、調整後大約會多多少,讓保戶有時間了解與評估。

簡單來說,保費調整有流程、有審核、有事前告知,是在金管會訂出的規則下進行,並非由保險公司單方面決定。

實支實付醫療險會漲多少?保費調整上限研議中

根據目前金管會公布實支實付調整保費的「調費指引」

  • 分年、分段調整為原則,不會一次漲到底
  • 首年調幅上限為 30%,之後可逐年調整10%,直到商品收支回到較為合理的水準。
  • 每一次調整都需經金管會審查核准,且不得超過指引設定的上限

不過這份調費指引目前仍在研議中,雖然大方向不會改變,但調整細節與實際執行時間都未確定,請以主管機關正式公告為準。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核心價值:補位健保、轉嫁高額自費

台灣健保最大的優點,是能提供國人必要、基本醫療,但若想選擇新型手術、藥物時,健保多不給付且自費金額昂貴,而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功能,就是在符合保單條款的前提下,補位健保、分擔自費醫療支出,讓保戶有餘裕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也因此,在規劃保障時,實支實付醫療險基礎卻重要,難以被其他保險商品取代

「續保健診」怎麼做?重新檢視現有保障

與其被動收到一封「實支實付漲價通知」,不如主動做一次「續保健診」,讓自己更了解現在擁有的保障內容:

一、盤點我有哪些醫療險與實支實付附約?

  • 目前有幾張實支實付醫療險?屬於「新制-正本理賠」還是舊制-副本理賠」
  • 是否有其他類型的醫療險,如:住院日額型、手術險等?

二、試算續期保費是否符合我的預算規劃?

  • 實支實付醫療險調漲後,每年需多支出多少保費?
  • 目前的保費是否仍在預算規劃內?

三、要維持保障內容?還是重新配置?我該怎麼選?

在了解保障內容與預算狀況後,可以決定最終方案:

  • 維持原規劃
  • 調降保額:若規劃超出預算,可考慮降低保額;或是若有其他類型的醫療險,可考慮縮減保單內容,畢竟實支實付醫療是理賠較全面的醫療險商品。
  • 重新配置醫療規劃:若原先的保障規劃已不符合現況,務必依照生活型態、家庭責任與預算做整體調整。

我們的目標不是把保費壓到最低,而是在可負擔的範圍內,適當地把醫療風險轉嫁給保險。

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調整與保障檢視

漲價不是單純的壞事,而是一次重新檢查保障的機會。若希望進一步了解目前實支實付醫療險的保障內容、後續保費調漲預估,買保險可協助提供「續保健診」,評估現有保障與保費負擔是否仍符合您現階段的需求。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買編-陳瑋玲

當預算有限時,應該怎麼買醫療險?

目前市面上的「醫療險」,除了「終身型醫療險」,…

醫療險
買編

實支實付改革對保戶有什麼影響?規劃足夠…

因為金管會釋出將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商品,而…

醫療險
買編-陳湘雲

醫療險買定期還是終身?看完這篇再做決定

為什麼大家都說定期醫療險比較好?難道終身醫療險…

醫療險
買編

挑選實支實付醫療險,你該知道的四大重點…

上一集我們介紹過,為什麼雙實支實付比較好,還沒…

醫療險
買編-陳湘雲

別以為診斷書上寫手術,保險公司就會理賠…

買了醫療險,為什麼動手術不理賠?對民眾來說,認…

醫療險
買編-陳湘雲

儲蓄險什麼時候解約比較划算?6年儲蓄險…

好不容易把保費繳完,又陷入該解約領出來,還是繼…

財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