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理賠範圍?
實支實付是一種理賠方式:「在有限的額度內(保額),花多少賠多少」,理賠的項目主要為以下3項:
- 病房費:自費升等單人、雙人...病房的費用。
- 手術費:健保不給付的自費住院手術、門診手術。
- 醫療雜費:除了前兩項的其他自費項目,例如自費用藥、掛號費、手術材料費...。
2025實支實付醫療險介紹
◂手機閱讀時,表格可左右移動▸
保險公司 | 新光人壽 | 遠雄人壽 | 富邦人壽 |
商品代號 | U5 | RSN | HSV |
商品名稱 | 新呵護安心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 | 永安康醫療健康保險附約 | 佳實在一年期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 |
投保年齡 | 0~65歲 | 0~70歲 | 0~70歲 |
續保年齡 | 續保至80歲 保證續保 |
續保至75歲 保證續保 |
續保至80歲 保證續保 |
疾病 等待期 |
30天 | 無 | 30天 |
理賠方式 | 正本理賠 | ||
門診手術 | 限制健保2-2-7條款 | 限制健保2-2-7條款 | 限制健保2-2-7、3-3-4-3條款 |
條款寫法 | 概括式 | 概括式 | 概括式 |
特色 | ✔︎ 意外傷害可核付「附屬品費用保險金(義齒、輪椅、復健護具......」 ✔︎ 重大手術、加護病房、燒燙傷病房之醫療雜費限額*2倍 ✔︎ 無每年給付次數、金額限制 |
✔︎ 無疾病等待期 ✔︎ 加護病房之醫療雜費限額*3倍 ✗ 門診手術每年最多給付6次 ✗ 有每年保險金給付總限額 |
✔︎ 給付「特定處置費用保險金限額」 ✔︎ 給付「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保險金」 ✗ 門診手術每年最多給付6次 ✗ 有每年保險金給付總限額 |
保費試算 | 我要試算$ | 我要試算$ | 我要試算$ |
30歲 男/女:舉例保費及保障額度 | |||
計畫別 | HS-20 (20萬) |
計畫二 (10萬) |
計畫二 (20萬) |
年保費 | 男 $4,146 女 $7,612 |
男 $3,689 女 $7,831 |
男 $5,420 女 $9,950 |
住院病房 限額 |
2,000元 | 1,500元 | 2,000元 |
住院醫療 雜費 |
20萬/次 | 10萬元/次 | 20萬/次 |
住院手術 限額 |
7.5萬元/次 | 6萬/次 | |
門診手術 限額 |
1.5萬元/次 | 2.5萬元/次 (每年上限6次) |
2萬元/次 (每年上限6次) |
每年理賠 總限額 |
無限制 | 75萬元/每年 | 100萬元/每年 |
⬇︎各年齡層保費和更多詳細資料請點下方連結:
新光人壽-新呵護安心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U5)
遠雄人壽-永安康醫療健康保險附約(RSN)
富邦人壽-佳實在一年期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HSV)
2025購買實支實付醫療險應注意2大變化
2024年7月起,金管會法規規範實支實付醫療險應符合「損害填補原則」,如果保戶現在想要補強實支實付醫療險的保障,需要注意這2大改變:
- 回歸損害填補原則:2024/7後購買的實支實付保單,理賠金額不會超過實際支出。
- 自負額保單取代雙實支實付: 實支實付全面改為「正本理賠」,無法再規劃雙實支或三實支,故可選擇增加「自負額型實支實付醫療險」來轉嫁高額醫療費的風險。
實支實付醫療險,最新4大挑選重點!
重點一: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門診手術,是限制「健保227」或「健保227、健保3343」?
- 「健保227」限制:指的是健保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的「手術」,即只理賠此篇章列出的手術。
- 「健保3343」限制:指的是健保支付標準第三部第三章第四節第三項的「牙科-開刀房手術」,即只理賠此篇章列出的手術。
以下為「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標準-2-2-7及3-3-4-3」手術項目表,詳細手術細項請詳衛福部健保署網站查詢:
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標準-2-2-7項目 | 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標準-3-3-4-3項目 |
|
|
重點二: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門診給付,有無給付次數上限?
部分實支實付醫療險商品,有限制門診手術的理賠次數!即一年內門診理賠超過一定次數後,當年度不再理賠門診手術。
重點三:實支實付醫療險,每年理賠總額有無上限?
部分實支實付醫療險商品,有限制每年的總理賠額度上限!雖然總額度多足以支付3~4次的最高保額理賠,但若發生重大事故需要在一年內進行多次重大手術,則可能達到理賠額度上限。
重點四:實支實付醫療險,有無「等待期」限制?
有無等待期限制,會影響此保單保障生效的時間!假設等待期為30天,則表示在契約生效的30天後,保障才開始生效。
2025實支實付醫療險值得買嗎?
醫療險幾乎可以說是每一個購買保險的人第一個會想規劃的險種,而其中「實支實付醫療險」更是熱門商品!對需要保險的人來說,實支實付醫療險絕對是非常值得買的險種,以下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推薦且值得規劃的原因:
- 依醫療收據,花多少賠多少:能真正幫助保戶負擔醫療費。
- 目前一張保單保額最高可規劃至30萬:能應付多數醫療自費金額。
- 目前台灣醫療環境自費項目多:台灣雖然有健保,但隨著醫療進步也越來越多自費的手術、藥物。
- 醫療自費項目要價不菲:例如常見的達文西手術可能要自費10~30萬(手術價格依實際情況或部位而有不同)!
實支實付醫療險常見Q&A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保費,主要會根據保戶的年齡、性別而有不同。且「定期型」的醫療險採自然費率,保費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調整;而「終身型」的醫療險則是採平準費率,每年保費都相同。
實支實付醫療險有理賠上限!實支實付醫療險每項保障項目(病房費、手術費、醫療雜費等等)都有單次或年度的給付限額。且理賠的額度,會根據投保時的保額來計算,投保的保額越高,理賠額度也越高。
實支實付醫療險會依實際支出,理賠病房費、手術費、醫療雜費等項目。例如健保已給付部分費用,但仍有超出健保給付額的自費差額,保戶即可申請理賠。舉例來說若健保支付 3 萬元手術費,但實際花費為 5 萬元,自費的 2 萬元便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根據金管會規範,「意外實支實付」與「醫療實支實付」各自最多可投保 3 張,另外可再投保 1 張自負額型保單,也就是上限為 6 張 + 2 張自負額型。
但實務上因金管會自 2024 年 7 月起要求實支實付商品必須回歸「損害填補原則」,因此多數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已修改為只接受作為第一張實支實付保單投保,故民眾目前已無法投保到3張實支實付商品。